遊台注意丨台灣3種病毒大爆發 1周暴增817人染疫40人死 當局: 7月提前進入高峰

健康資訊

撰文: 羅嘉欣

發布時間: 2024/06/26 10:16

最後更新: 2024/06/26 10:16

分享:

分享:

【新冠病毒/流感/腸病毒/台灣/死亡/感染/病徵】去台灣遊玩注意!根據當地衛生部門公布台灣上周新增了817宗新冠染疫個案,40人因此死亡。當局估計新冠疫情將提早於7月達到高峰,除此之外,當地流感及腸病毒亦於夏季流行,呼籲民眾要注意個人衛生,及一旦有病徵,便要盡快求醫。

最新影片:

根據台灣疾病管制署資料昨日(25日)公布,上周新增817宗新冠本土確診病例及40宗死亡病例,當中累計死亡病例中65歲以上長者佔9成。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個案中有2名為嬰兒,其中一名年約1歲的男嬰因為高燒40度、血壓偏低、胸部X光肺炎、呼吸困難、懷疑併發腦炎,目前正留醫深切治療部。

至於疫情高峰期,疾管署指疫情較先前估計來得早,依照最新疫情趨勢分析,高峰應該會提前在7月中旬發生,,預期會維持一兩個月,不過補充9月開學後則可能又有一波高峰。

更多相關報道: 新冠肺炎|台灣再爆新冠疫情一周暴增623宗確診38人死 醫生:2類人症狀偏嚴重

由於疫情嚴重,當局提醒民眾除了注意個人衛生及做好防護外,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盡快求醫。此外,呼籲65歲以上長者或有免疫不全及免疫低下民眾等高風險族群盡快接種疫苗。

同場加映 : 預防流感5大方法

本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吳健聰醫生曾接受訪問表示,無論感染流感病毒、抑或其他傷風病毒,例如腺病毒或絕大部分新冠病毒,皆經由唾沫傳播,並呼籲大家應跟足政府呼籲,接種對應季節性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減輕雙重病毒夾擊風險。

若想要預防流感、傷風或新冠等病毒,應注意以下5點:

點擊圖片放大
+6
+5

同場加映:遊日注意|日本多重病毒大爆發 食人菌+手足口病+蜱蟲病夾擊 專家籲勿去1地點教4招自保

 酒精消毒未能有效消滅腸病毒

根據香港衞生署網站資料,腸病毒主要是由4種病毒組成,分別是「柯薩奇病毒」、「伊科病毒」、「腸病毒」及「小兒麻痺病毒」。它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如手足口病和紅眼症,但亦可引起較嚴重的疾病如肌肉麻痺、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而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曾在公開講座中提及,市民常用的70%或以上酒精,對幼兒間流行的鼻病毒和腸病毒殺滅能力低,可能要花5分鐘才殺死,用酒精搓手液亦未能避免感染,加上幼童很難跟足防疫指引、大多無戴眼鏡,可周圍觸摸環境後再摸眼而感染。

5類食物營養素加速傷口修復

台灣小兒科醫生傑登在Facebook專頁「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發文分享,指感染腸病毒後引起的其中一種疾病「疱疹性咽峽炎」,主要症狀通常為頭2、3天喉嚨會出現一大堆破洞,導致喉嚨劇痛難以下嚥,不吃不喝容易造成低血糖和脫水。病發幾日後病況有所改善、稍能吞嚥,想再加速恢復,傑登分享可多吃5類富含不同營養素的食物:

點擊圖片放大
+5
+4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